垃圾分类,是指在垃圾产生的源头,将不同类型的垃圾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定进行分开收集、分别投放,为后续的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便利,有助于实现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。目前,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厨余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。
垃圾的性质在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过程中,也发生着变化。在私人住宅范围内,垃圾属于居民私有物品。所以,当这些生活垃圾还在家里时,我们有责任、有义务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收集及投放。以前,生活垃圾由垃圾分拣厂统一进行处理,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,也耗费了很多时间和人力。如今,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的时尚潮流,我们在生产垃圾的同时将垃圾科学处理,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,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践行环保理念。
垃圾分类并不难,也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。我们可以在家中放置四个垃圾桶,分别为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、绿色的厨余垃圾桶、红色的有害垃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桶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只需将不同种类的垃圾随手扔进对应的垃圾桶里。在倾倒垃圾时,把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别放进对应的垃圾车或垃圾收集区即可。但在垃圾分类的实践中,还需注意以下几点。
1、扔垃圾时要密封好垃圾袋
在进行垃圾分类后,请把垃圾袋密封好再投放。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垃圾被弃后散落出来,可能与其他种类的垃圾混合在一起。那么,我们之前所做的分类工作便“前功尽弃”了。而且,一些厨余垃圾是液体的,如果垃圾袋没有密封好,废液便很容易流出来,破坏垃圾车或垃圾收集区的整洁,甚至散发臭味、滋生蚊虫。即使垃圾袋已经密封好,在投放时也要小心轻放,避免垃圾袋在这个过程中破裂。
2、处理纸制品时,尽量整齐地叠放
可回收的纸制品垃圾,在投进可回收垃圾桶之前,还需要我们先做一些必要的处理,以便于它们更好地被回收利用。比如,将皱皱的纸团展开、抻平后再叠放,这样不仅能节省垃圾桶的空间,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纸张的完整性。除此之外,将浸湿的纸张晾干后再扔进垃圾桶,也是一个好习惯,这样可以防止其他纸制品被沾湿、弄脏甚至毁坏。、
3、处理瓶子、罐子等垃圾时,尽量投放空瓶
饮料瓶、调味料瓶、易拉罐等,多用来盛放液体,都是家中经常出现的垃圾。在处理这类垃圾时,应该先将里面的液体喝完或倒光,确保空瓶后再投放。这样,各种各样的液体不会混合在一起,也不会从垃圾袋中流出或溢出,沾染其他垃圾或弄脏垃圾桶,还减轻了垃圾袋的重量,方便我们投放。在后续的垃圾处理过程中,也不必再耗费人力和时间对这些瓶瓶罐罐进行复杂的清理。
4、处理易碎的垃圾时,应小心轻放
家庭中产生的易碎垃圾包括玻璃制品、瓷器、碗碟等,处理这些垃圾时,应格外小心,轻拿轻放,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,如包扎、装箱等。因为它们一旦被打碎,就会变成一堆碎片,其断裂面非常锋利,不仅容易划破垃圾袋或垃圾桶壁,还很可能划伤或扎进我们和环卫工人的皮肤,造成意外伤害。因此,投放这类垃圾时,不要用力扔掷或猛砸。
5、投放完垃圾后,应盖好垃圾桶盖
大部分人在家中都会使用带盖子的垃圾桶,扔完垃圾后便盖好。请不要忘了,我们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垃圾车或垃圾集中区,也是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,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它的整洁与卫生。每次分类投放完垃圾后,请记得随手盖好垃圾桶盖,以免有垃圾从桶中散落出来。密闭的垃圾桶还能有效防止蚊虫滋生、臭味弥漫,保持环境的美观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